Discuz! Board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资讯

订阅

罗翔老师:要做个狐狸思维的人!

2021-08-24| 来源:互联网| 查看: 317| 评论: 0

摘要: 几天前,我在头条平台发了个感慨:在写作的过程中,有时会越来越意识到舆论场的苛刻,有时无论你如何尽可能......
带式压滤机滤布

  几天前,我在头条平台发了个感慨:

  在写作的过程中,有时会越来越意识到舆论场的苛刻,有时无论你如何尽可能去追求客观,总是有人会挑出你语言中不尽完善的部分,有时候我会怀疑,大家在看文章的时候,究竟在追求什么呢?

  情绪的共鸣?高度的思想契合?有人代表你发言,说了你想说的话?

  但我以为读文章,首先是源于对多重视角的追求,这才是阅读的意义和价值,每篇观点文都是一种新的视角,就像一扇窗户,并不一定要指明方向,有时只是带你看到不同的风景,哪怕那个风景不甚美好,不如人意,但总好过千篇一律!

  

  几天后,我读维舟老师的《牛虻的代价》,他也提到了公共空间越发逼仄的舆论环境,在这种环境中,罗翔退出了微博,很多时论大V选择了闭嘴。

  在感慨舆论环境逼仄的时候,我其实更想找到造成这种舆论环境的因素是什么,因为同样是几天前,我因为一篇《韩国男性的“迷”之敏感!》,遭遇了网络暴力。

  我从来不会将不同意见,批评意见视为网暴,但上纲上线,人身攻击,性别羞辱,确实属于网暴了。

  有人说我是洗白邪教,民族的罪人;有人翻我以前发布的读书视频,截图+P上恶心或血腥的东西,进行生殖器羞辱。

  作为一个只有两百多人关注的知乎小透明,我的那篇文章迅速被推上#平权#话题的近期热门内容。

  

  而高赞评论大致都是这样的:

  从评论区可以看出,几乎清一色的都是男性网友,也是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知乎为何被称为是男乎。

  

  

  

  而其中一些男网友的评论,每个字都认识,放在一起就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了,言辞间显得非常专业,整合起来就是不知所以,也算是迷之困惑。

  

  

  这几天对我来说,经历着巨大的冲击,总是觉得恶心想吐,因为上周四刚打完疫苗有些反应,还因为这种莫名其妙的荒诞感。

  我甚至开始思考,我发读书视频这件事应不应该坚持下去,下次要不要露脸,免得一遇到这种事情就被人身攻击,尤其是我根本把握不住这些人的敏感度和可接纳的尺度在哪里,这让我充满了不安感。

  

  周五,我想写一篇反驳的文章,因为这些网友似乎揪着我开头提到的Megalia组织,认为我在为这个激进女权组织洗白。

  虽然我在评论区已经回复了,我文章中说过了Megalia是激进女权,并没有说过它平和,但他们依然纠结于我没有将Megalia作恶多端的事迹说清楚,这种半隐半藏就是诱导,就是洗白。

  说实话,林生斌事件时,真真假假的消息,也多如牛毛。

  我在谈论这件事,特意避开了那些真假难辨的是非,只挑选板上钉钉的事实,归根结底在于,作为一个新媒体人,传播没有事实依据,尤其是没有准确信息来源的消息,在法律上属于造谣传谣,而自己心里也会忐忑不安,索性就避开不谈。

  而在这篇文章中提到的Megalia组织,网上也是各种妖魔化的新闻满天飞,可是我能搜集和组织的信息,都来源于维基百科或者比较具有权威性的外媒,我既不能断定她们做了这些,也不能断定她们没有做这些,因为我对此不了解,最重要的是,她们根本就不是我这篇文章论述的重点啊!!!

  现在真的越来越困惑,小时候我们一直被训练写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为何现在有些人就是抓不住重点呢?

  在我回答了一位网友关于这方面的信息源问题时,他没有再回答,我相信他自己也找不到消息的权威性来源,只是一个截图,一张不知来源的图片,然后就定性了,他们可以如此,我无法这么做。

  

  

  

  而且最让我讶异的地方在于,知乎男性给我的感觉一向是理性客观,结果在对待这个问题上,妖魔化的程度简直让我瞠目结舌。

  以至于让我严重感慨,以后不要说男性比女性理性,要说有些人比另外一些人理性。

  

  在这些知乎网友的描述中,这个组织所做的事情,简直超出了人类所能容忍的极限,就算是韩国最猖獗的邪教组织,也不敢如此,有基本脑子的人都会去思考一下,这种消息是真的吗?尤其是直播韩式烤肉那里,恐怖电影也不敢这么演吧?

  这样的恐怖电影在韩国应该也是会被禁止的吧?韩国政府是怎么能够容忍这种直播存在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基本法制观念?

  真的,我特别想写一篇回击的文章,但是当我看到这篇文章的后台数据,看到完整阅读率只有13.32%时,我就觉得完全没有必要了。

  

  同样一篇文章,在头条和百家的完整阅读率分别为42.3%和78%,而相应的,阅读完整率越高,网友的评论就越客观,越能明白我这篇文章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而知乎的部分男性网友,真的只是看了个开头,一切解释都是苍白的,有时候,他们就是为了喷而喷而已。

  

  

  截止到目前,知乎的阅读量已经向十万加冲击了,每隔几分钟就有新的消息,但是我已经麻木了,我知道他们评论之前,压根就没读完文章。

  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造成这种逼仄舆论环境的原因是什么,可一直不得其解。

  但上周五看到一个微博,给了我一些启发。

  在这条微博里,胡老喜滋滋的炫耀着......而我确实觉得很羞耻,因为从小到大,在我的认知里,该组织从来都不是好东西,这样的组织宣称和我们是好朋友,我就觉得......

  但是也能理解吧.....

  

  但胡老很快发了第二条微博,很难想象这样级别的大V,扣帽子这么随意!

  

  可是,我对这个组织的认知,还真不是灯塔国奶大的,而是源于.......

  有同感的网友还不少:

  

  但这种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的价值观,确实解决了我这几天的困惑,我一直闹不明白,明明我写了一篇关于韩国男人的文章,为何有些中国男网友跑过来对号入座,极尽攻击,说到底,都是因为利益代表了立场,立场先行之后,你说了什么就已经不重要了,报团骂你就对了。

  而据我这些年在各平台的经验所得,在头条百家,这个利益是以国为划分的,我国的,外国的,所以头条百家的网友一看是韩国人,笑就对了,有些网友还开玩笑,以后见了韩国人就做这个手势,还有些网友调侃不用担心孔雀舞的安全了......

  在知乎和微博则是以男女为划分界限,代表男性利益的,代表女性利益的,所以男乎网友一看韩国男人,立脚点就在男人身上了,自然多了些感同身受......

  终于想明白了这个问题后,今天顿感舒畅很多。

  在我上周六发布的那条删除的抱怨里,我有在评论区留言说:

  最近在思考的几个问题:我们社会每天看的新闻信息源究竟来自哪里?大家会去追求信息源的准确性吗?还是只要产生情绪快感就好了?我们阅读自媒体文章的本质,是寻求不同视角还是寻求情绪共鸣?是社区信息的壁垒,加深了人与人的隔阂吗?人们意识到社区信息不是世界的全貌吗?等我思考清楚了,可能会接着更文,最近想要缓一波,每次以这样的方式触碰世界都让我目瞪口呆,心惊胆战,但又忍不住想去触碰一下,找虐心理吧?

  现在,我先交出一份简单的答卷,在我看来,无论是对信息源真实性与否的漠视,情绪共鸣的追求和确认性偏差的存在,以及沉浸于社区信息和由此造成的壁垒,本质上都是因为这一切,符合我们的现实利益,它们要么能为我们的现实利益背书,要么是我们现实利益的代表群体,我们在这里找认同,找归属,找组织,而我们活得越弱小,就越需要这个现实利益共同体。

  所以,我多希望我公号的读者们,不是因为我每篇文章,都让你们产生认同感而去阅读,也不是因为我代表了你们的利益而去阅读,是即便让你们产生了冒犯感,但依然觉得有阅读价值,所以愿意去阅读。

  因为不能容忍冒犯,本质上要么源于傲慢,要么源于弱小,无论是源于什么,都会让我们陷入认知匮乏,活得贫瘠而可笑。

  我希望自己永远活在变动的状态中,永远对世界保持好奇,探索,思考与记录,这是我更文的动力,也是我热衷于分享的原因。

  阅读的本质在于交流,利益背书,立场先行,交流就容易变成对峙,僵局,对战,那多遗憾啊,错过了为文者的初衷!

  

  

  

分享至 : QQ空间

10 人收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邀请

上一篇:暂无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关于本站/服务条款/广告服务/法律咨询/求职招聘/公益事业/客服中心
Copyright ◎2015-2020 搜酷贸易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搜酷贸易网 X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