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秋霞网 http://www.cqqlxj.com 2021基金嘉年华6月19日(周六)在深圳举行,黄燕铭、洪灏、刘彦春、王庆、侯昊等重磅嘉宾齐聚一堂!→【名额有限,报名入口】 来源: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夏治斌 曹学平 杭州报道 日前, 杭州博拓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拓生物”)科创板IPO获得通过。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杭州启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幸生物”)为博拓生物2020年新增的前五名原料供应商之一。但天眼查显示,启幸生物成立于2017年5月,法定代表人为王海燕,由其100%控股。2019年年报显示,启幸生物的社保缴纳人数为零。 5月18日,记者实地走访启幸生物的工商注册地,发现除了仅有一块公司招牌,找不到该公司办公的痕迹。 对于公司业绩的稳定和供应商是否为空壳公司等相关问题,5月7日、11日,记者致电致函董事会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会查看采访函,但截至发稿,记者尚未收到进一步的回复。 供应商疑为空壳公司 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博拓生物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抗原、抗体等,需要的主要辅助材料为NC膜、化学品、塑料件。 2020年,博拓生物向启幸生物、奥创生物技术(山东)有限公司、杭州快格科技有限公司、菲鹏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供应商采购新冠特异型抗原抗体,采购金额合计7280.44万元。其中,向启幸生物采购的新冠特异型抗原抗体金额是2952.97万元,采购占比为40.56%。 不过,博拓生物向启幸生物采购的并非只有新冠特异型抗原抗体。报告期内,博拓生物主要向启幸生物采购抗原、抗体、附件,采购金额为3072万元,占原材料采购的比重为13.43%。目前,博拓生物与启幸生物仍有超500万元的采购协议在履行。 天眼查显示,启幸生物的注册资本为300万元,但实缴资本为20万元,其经营范围涵盖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等。 一家社保缴纳人数为零的企业,如何具备千万级别的生产供应能力,这需要博拓生物进行解释。 5月18日,记者来到启幸生物的注册地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街道江汉路1785号网新双城大厦1幢906室,与906室门牌临近的玻璃门是关闭的。随后,记者来到与906室相邻的905室,这是一家名为“H.M.A. Fashion accessories”的办公地。 记者现场注意到,在905室的门口堆放着许多快递盒。进入905室大门,左侧摆放有货架,右侧则是员工的办公区。一位员工告诉记者,启幸生物的办公室也在905室内。 随后,记者通过多方途径了解到,上述“H.M.A. Fashion accessories”的公司主体是宁波舜广工艺美术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舜广”)。天眼查显示,宁波舜广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成立于1989年12月,经营范围为艺帽、围巾、手套、包袋及日用工艺制品的制造。 5月19日,记者从宁波舜广相关工作人员处获悉,公司的工厂是在余姚,而上述“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街道江汉路1785号网新双城大厦1幢905室”为公司在杭州的办事处,主要用来接待客户、展示样品等。英文名称也主要是用于对外客户的交流。 当记者提及宁波舜广位于杭州的办事处是否有一家启幸生物,上述工作人员称:“这个不知道,生物跟我们没什么关系吧。” 除此之外,博拓生物与其塑料件供应商杭州凯华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华塑料”)的相关交易被上交所进行问询。报告期内,凯华塑料连续三年为博拓生物的前五名原材料供应商。博拓生物对凯华塑料的采购金额分别是1119.16万元、1181.58万元、1656万元,占原材料采购的比重分别是14.81%、14.66%、7.24%。 招股书显示,博拓生物与凯华塑料的交易是作为关联交易进行披露的。2018年6月18日,博拓生物实际控制人陈音龙与凯华塑料实际控制人肖开华签订《租赁经营合同》,约定陈音龙将其控制的南湖塑料的塑料注塑业务整体委托由肖开华经营,其实质为肖开华牵头与陈华荣、于振华、陈小明共四人承接该部分业务。 为反映真实情况,2020年8月,陈音龙与肖开华等上述四人签署了《协议书》,约定将南湖塑料的塑料注塑业务及相关经营性资产转让给该四人及其控制的杭州昱拓技术有限公司。剥离该部分业务后,南湖塑料不再实际经营。鉴于肖开华、陈华荣、于振华、陈小明四人构成一致行动且陈华荣、于振华二人与实际控制人存在亲属关系,因此将博拓生物与凯华塑料的交易比照关联方进行披露。 与此同时,报告期内曾与凯华塑料等发生过资金往来,陈音龙代替后者进行债权投资。因此,上交所要求博拓生物就塑料采购件的定价方式、采购均价,与市场参考价格的比较情况,说明与凯华塑料相关交易的定价公允性。 “根据价格对比,公司对凯华塑料的采购价格处于市场价格的合理波动区间,采购价格公允,不存在与关联方之间利益输送等情形。”博拓生物解释道。 不过,记者注意到,在申报期内,博拓生物与凯华塑料曾发生转贷的不规范行为。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2017年,博拓生物存在通过凯华塑料转贷的行为,涉及金额1400万元。 博拓生物表示:“公司取得上述银行贷款实际用于满足公司生产经营的货币资金需求,上述财务内控不规范行为是为满足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未损害公司及第三方利益,不属于公司的主观恶意行为。” 业绩暴增恐难持续 博拓生物成立于2008年,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专注于 POCT(即时检验)领域,主要从事POCT诊断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POCT快速诊断试剂产品。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博拓生物的主营业务收入为8.56亿元,较上年增长317.52%;主营业务毛利为6.43亿元,较上年增长635.62%。其中,2020年,博拓生物新冠检测产品实现销售收入6.43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75.16%。 “新冠疫情导致的公司业绩增长具有突发性、偶发性,如果疫情在全球得到有效控制,市场对新冠病毒检测相关产品的需求将大幅下降。”博拓生物也坦言:“新冠疫情发展变化会导致公司未来业绩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不过,博拓生物预计2021年一季度可实现营业收入4.28亿~4.58亿元,同比增长 453%~491%;净利润1.88亿~2.08亿元,同比增长516%~580%。 根据专业咨询机构Cision发布的报告,全球新冠快速检测试剂盒市场预计到2020年底将达到35.2亿美元。而博拓生物2020年新冠检测试剂均属于新冠快速检测试剂,据此测算,2020年,博拓生物新冠检测试剂全球市场份额约为2.80%。 在上交所的首轮问询回复中,博拓生物曾自述未来新冠疫苗的逐渐普及,将使得新冠抗体检测需求将成为常态化检测需求,本次疫情增强了公司的盈利能力,保障了未来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 但在第二轮问询中,上交所要求其就“新冠疫情增强了发行人盈利能力,保障了未来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的论述是否客观、合理,并提供进一步的论证依据。 而博拓生物则回复称,基于审慎考虑,对相关论述予以修订。“本次疫情促使公司把握市场机遇,集中资源投入传染病检测尤其是新冠病毒检测技术的攻关,从而在客观上通过业绩增长增强了公司的整体经营实力,进而增加了盈利能力,为提升未来盈利能力及其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此外,博拓生物还表示,公司通过把握本次市场机遇,增加了公司盈利规模和资金实力,优化了财务结构,增强了公司的研发经费实力、人才引进能力,提升了整体经营实力,进而增强了发行人盈利能力,同样为提升未来盈利能力及其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不过,记者注意到,从新冠产品的毛利率来看,博拓生物2020年全年较2020年上半年出现下降。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博拓生物的新冠产品毛利率为84.76%,而2020年上半年则是90.90%。 “相关企业陆续进入新冠病毒检测市场,并逐步推出各类新冠病毒相关检测产品,与公司产品形成了一定竞争关系所致。同时,公司下半年还推出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以扩大新冠检测产品市场覆盖范围。随着竞争对手的不断进入,公司新冠检测产品的毛利率水平将可能进一步下滑。”博拓生物解释道。 责任编辑:张书瑗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