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文丨鱼爸图片来源美素图库 1 前几天在楼下等电梯。 突然听到玻璃大门那边传来哭声。 然后一个3岁左右的小女孩哭着冲了进来,喊着:“妈妈,你不要我了!” 然后扎进妈妈的怀抱,一边哭着一边紧紧地抱着妈妈。 而妈妈笑眯眯地看着孩子,好像开玩笑一样地跟孩子说:“你还跟妈妈犟,如果我连你都搞不过,那我还是你妈妈吗?” “妈妈,你不能不要我啊!”孩子这时只剩下哭了,已经妥协了。 原来是小女孩闹脾气,然后妈妈自己进来了,然后玻璃门会自动关闭。 就是这样的情形,把孩子吓成了这样。 而妈妈看上去是很满意的,因为这样又一次告诉了女儿,你得听我的,不要跟我闹,否则我不会等你,直接把门关了。 对孩子来说,这也许就意味着“被抛弃”。 住同栋楼,我们都知道这个女孩是姐姐,家里还有一个1岁左右的弟弟。 平常我们经常会看到妈妈抱着弟弟,而姐姐是跟在奶奶身边一起下楼玩。 在家里,妈妈大概率会把更多的关注和时间放在弟弟身上。 所以,孩子对妈妈的这个举动,反应才会这么强烈。 看到她抱着妈妈哭着的时候,我仿佛听到了这个孩子内心咯噔一声。 如果说安全感是一道守护屏障,那一瞬间可能已经破了一个小洞。 2 “如果我连你都搞不过,那我还是你妈妈(爸爸)吗?” 这是很多父母内心的潜台词。 如果是遇到了困难,我们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轻松地搞定了这些难题。 倒是可以骄傲地跟孩子说,你看,爸爸厉害不?妈妈是不是超厉害? 比如我有一个外号“万能修”先生,小小鱼内心是很佩服我的。 虽然嘴巴上经常不服气。 可是,如果孩子意见跟我们不同,或者有自己的小脾气,跟我们执拗的时候。 你还这样跟孩子说,觉得能控制孩子,孩子就得听。 而这样的对抗或者对孩子的压制,常常没有顾及孩子的内心。 如果再有言语打击,就会伤害到孩子。 比如有时会遇到一些两三岁的孩子,他们一定要自己去开门,如果大人帮他们打开了。 他们会很生气,甚至坐在地上哭,一定要自己去开。 你觉得他是无理取闹,是故意跟父母作对吗? 也许是两三岁的孩子进入了秩序敏感期。 这个阶段的主要表现是:对物品摆设的位置、动作发生的顺序、人物的呈现、物品的所有权等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如若遭到挑战就会感到不安、焦虑,甚至会表现出极端的激烈反应。 是不是觉得自己对孩子的误会太大了。 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这种内心的秩序。 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做,只要没有危险发现,为什么不给他们这个机会和时间呢? 3 为人父母,真的不能如此高高在上地说,就因为我是你的父母,所以你就得听我的。 所以这句话也会经常出现:“哪怕我做错了,也是为了你好,出发点是好的。” 最近跟老婆一起看一部很有意思的剧《我亲爱的朋友们》,看到大大咧咧的女主人公朴莞跟自己妈妈争吵的时候,会发现这不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吗。 甚至自己也有过同样的经历。 朴莞是个作家,从小到大都很听妈妈的话,只要是妈妈希望自己能做到的,就一定会尽力去做。 可以说妈妈对女儿有绝对的掌控权,禁止婚前同居,禁止抽烟,禁止交往已婚男人和残疾人。 可结果她几乎把妈妈禁止的事全做了一遍。 大吵了一架之后,她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我一直作为乖乖女活着,感到疲倦了” “离开家就害怕,但还是出国留学” “叫我穿裤子,我就穿裤子” 妈妈总是安排女儿的一切,说:“你按我说的做,有哪次失败过?” “我是为了你好才说这些”是不是像极了我们训孩子时的口吻。 但是女儿内心是怎么想的,母亲却没有去关注。 “我不想像你那样活着!” “为什么所有人都要像你那样24小时拼命工作呢?” 看到这句,我发现自己也经常责怪小小鱼不勤奋,不如我这样拼命干活。 也许他内心根本就不想像我这样活着,我又何必这样去经常唠叨呢? 最后女儿表达自己的心迹:“承认吧,你女儿不过如此!” 是啊!为什么不能多站在儿女的角度,考虑他们的想法。 不要总揪着孩子不放,形成习惯后,哪怕子女成年了,也还是不停地干预。 还总是拿他们跟其他孩子比。 不仅打击了孩子,也徒增许多的烦恼。 在剧中,当妈妈兰熙说“别人家的女儿只要过了青春期,就会对妈妈很温柔,还会撒娇。” “是吗,那你就去跟别人家的女儿生活吧”女儿说。 这是一个30多岁的女儿跟50多岁的母亲之间的对话。 如果孩子还小,肯定还没有这样的勇气来回答父母。 4 在生活中,不要觉得女孩才会敏感。 男孩们也是如此,他们内心也很脆弱,需要关注。 我从来没想过大大咧咧的小小鱼,会这样跟我说。 有一次,因为他把我的书弄得到处都是。 我就开玩笑一样地说:“唉!为什么总是这样,如果是生个女儿,估计还能帮我整理屋子吧” “那你把我卖了吧,反正你也不喜欢我!”他突然这样说。 我当时真的吓了一跳。 赶紧跟他说:“爸爸我是随口说说,就算你犯错,我也是爱你的,怎么会卖了你呢” 然后抱了抱他。 从那次以后,我就不再跟他开这种玩笑。 当然,我也知道他也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肯定父母对他的爱。 所以,孩子犯了错,就说错误本身就好。 不要去说他们笨,或者说他们不如其他的孩子。 更不要说“真后悔生了你。” 这句话的伤害真的很大。 爱孩子,就爱他本身,包括他的缺点和不足,而不是只爱他们的优点。 因为真正的爱,不带条件。 重要的是,还要好好管住自己的嘴。 有的话,不要随便跟孩子说。 (本文为鱼爸原创,图来源网络,公众号转载可联系授权,欢迎个人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已出版畅销书《刚刚好的养育,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支持原创就在文末点赞,赞赏鱼爸,欢迎留言! 您所见到的,也许就是朋友需要的!分享吧 你好,我是“恐龙专家”小小鱼的爸爸,很幸运与你相遇。鱼爸曾是童书编辑,非常喜欢孩子这个神奇的群体,后来离职带娃。 每天用心带娃的同时,陪娃读了上千本绘本,也在公众号分享自己真实的育儿及亲子阅读的感受。平日好读书和创作,累计发布了900多篇原创分享,得到了几十万爸妈的关注。 这里没有条条框框的理论,只有真诚地分享。新书《刚刚好的养育,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孩子》热售中。靠近我,用心和文字温暖你…… 下面这8篇文章我猜你会喜欢 201:请尊重孩子的磨蹭,大部分父母不知道的秘密 202:致每个陪睡的妈妈,全世界欠你一个拥抱 203:跟孩子哭穷,到底有多可怕? 205:内心强大的孩子是什么样子? 206:家有男孩,请好好“说话” 207:好好爱那个发脾气的孩子 117:养男孩,三岁时需要一个关键转变! 118:千万不能错过孩子阅读的黄金十年! 120:爸爸,决定一个家的温暖! 抖音粉丝 http://www.zmtui.com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