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王者荣耀辅助工具 目前中美关系持续紧张,美国的对华遏制与中国的反遏制已经在各个领域,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在中美战略博弈的过程中,东南亚地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很多学者认为,现在的东南亚地区已经不仅是政治层面的博弈对象,而且经贸领域也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角力场。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副总统哈里斯,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都密集出访东南亚国家,中美之间这种遏制与反遏制,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正在东南亚地区全面展开。从美国方面来讲,东南亚地区位于中国周边,是中国的邻国,在政治安全和经贸上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推出的重返亚太战略,说明美国高度重视这一地区,把这一地区视为遏制中国崛起的关键。而中国方面,始终高度重视搞好和东南亚国家的睦邻友好,而且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已经上升到新的高度,无论是贸易额,还是双方经贸合作的融合程度都发展到了新水平,目前东盟已经超过美国和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和东盟正在通过各种合作机制在全方位提升双方的合作水平。为了打破美国对中国发展的遏制与封锁,中国对于东盟国家的合作高度重视,目前看来,中美两国在东盟地区的全方位博弈已经展开。 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国家,那就是日本,做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亚洲最大的发达国家,日本在东南亚国家经营多年,拥有着巨大的经贸影响力。近年来,日本对东南亚国家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在日本的对外投资中,对东盟国家的投资一直高于对华投资。做为美国的盟国,美国在亚太地区所谓安全战略的基石盟友,日本一直在美国亚太战略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活动和经营,必然会影响到中美在这一地区的战略博弈。 日本在东南亚国家的经营既包括政治安全,也包括经贸投资,比如就在王毅外长离开越南的次日,日本就和越南达成了防卫装备和技术合作的协议,东南亚国家在大国博弈中,周旋其中,经常可以两边获益。当然,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活动主要以经贸投资的方式进行,咱们重点聊聊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投资和经营。近年来,日本越来越重视所谓的经济安保,经济安保所针对的就是所谓中国给日本产业链安全带来的威胁。日本人提出要重新构建新的美日两国独立的产业链,在关键领域跟中国脱钩,在各产业领域都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菅义伟政府跟以往日本政府相比,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在经济产业上对美国对华政策的追随,要加大跟中国脱钩的力度。以往的日本政府虽然在政治安全上紧密追随美国,但是在经贸投资上高度重视中国,一直把中国市场视为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外在支柱,正冷静热现象长期是中日关系的一大特点,说明的就是日本在政治安全疏离中国,但是在经济上却紧靠中国。然而,现在菅义伟政府跟以往不同,当美国开始在全领域对华展开遏制之后,日本在经贸上也在逐渐疏远中国,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在菅义伟今年访美后,日本政府在政治经济各领域与中国的全面对抗政策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自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两国的经贸联系越发紧密,无论是中国市场,还是在中国的日资企业,都对日本经济有着非常巨大的贡献。日本要想推进在经济上跟中国脱钩的政策,必然会进一步加大在东南亚地区的投资和开发力度,利用东南亚国家来减少日本经济对中国的依赖。 事实上,除了2016年之外,日本对东盟国家的投资一直都比在中国的投资要多。今年年初,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发布了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20年日本对东盟国家的投资总额大约是1370亿人民币,而同期对华投资是770亿人民币,对东盟的投资几乎达到了对华投资的两倍,和2000年比,现在日本对东盟的投资增加了10.6倍,需要指出的是东盟十国的经济总量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而对东盟投资是对华投资的两倍。 日本不断加大对东盟国家投资的力度,就是希望利用东盟国家建立起完整独立的产业链,一方面摆脱对中国产业链的依赖,另一方面在经济上牵制遏制中国。其实,尽管一直以来中日经贸联系很紧密,在对外投资上,日本企业始终没有把中国做为首选,在日本的对外投资当中,长期占据前三位的是欧盟、美国和东盟国家,中国只排在第四位,不难预见,在日本政府全面调整对华战略后,经贸脱钩政策指引下,日本在中国的投资会继续下滑,从近几年的趋势上看,对东盟国家的投资力度会不断加大。东盟在地理上靠近中国,又拥有相对完善的投资环境和充沛的劳动力资源,是日本能找到的替代中国的首选对象。可能您会说还印度,事实上,虽然日本政府和舆论一直在大力宣传去印度投资,但实际上对印度的投资额却非常少,印度糟糕的投资环境让日本企业望而生畏。 当然,选择到东盟投资,从单纯的市场表现来看,比不上对华投资。数据显示,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收益率是17%,而在东南亚国家只有5%。东盟国家的GDP总和大概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多一些,但却分布在10个国家,每个国家在市场规模上跟中国的一个省相当,但是在语言货币法律宗教文化等各方面却差别巨大。这些国家的规模决定了它们不可能在国内建立起完整的全套产业链,生产一种产品所需要的配套难度比在中国要大很多,很多日资企业在东盟国家的工厂仍然需要大量从中国进口零部件。但即便如此,日本企业在东南亚的投资热情却没有减少,这一方面说明了日本所谓摆脱对华经济依赖的决心,另一方面也说明东南亚相比中国也有着它的吸引力。 从日本媒体的报道中,我们不难发现,东盟国家对日本的好感度非常高。这一点有着历史渊源,尽管日本在二战中曾经入侵东南亚国家,但上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爆发后,日本开始大力向东南亚投资,给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众多的现代工业装备,很大程度上日本企业帮助东南亚国家建立起了现代制造业,同时日本通过政府和民间的合作,在东南亚国家帮助修路架桥,修水厂建医院,在东南亚国家民间树立了比较好的国家形象。所以在东南亚国家社会,对日本的亲近感很高,日本企业在当地很受欢迎。与此同时,随着历史和领土问题的不断发酵,中国民间对于日本政府对历史问题的歪曲和挑衅非常愤怒,中国社会对日本的好感度却不断下降。当然,日本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不容小看,在日本社会政商关系比其它欧美国家更为紧密,政府的引导日本企业特别是日本大企业绝不敢忽视,所以当日本政府引导企业把产业链从中国转移到国外后,很多日本企业把原本在中国的投资一部分转移到了东盟国家,结果就是对东盟的投资进一步加大。 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调查,他们发现日本企业把产业链从中国转移出去,大概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是工厂直接从中国迁移到东南亚地区,其次是原材料的采购上减少中国的采购,改从东南亚地区的厂家采购,最后就是销售上减少在中国市场销售所占的比重。2020年新冠疫情大爆发以来,很多产业链发生了断裂,这让日本政府更有了加快摆脱单一依赖中国产业链的借口,在日本政策直接鼓励引导下,日本企业进一步加快了在中国之外地区,特别是在东南亚国家构筑产业链的进度。特别是拜登政府提出的构建摆脱中国的关键产业链计划,更是得到了菅义伟政府的极力附和,按照这个形势发展下去,今后日本对东南亚的投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对东盟的投资与对中国的投资金额的差距会继续拉大。日本以经济安保为借口,让日本企业远离更赚钱的中国市场,去各方面条件比中国差的东南亚市场大力投资,这显然不是市场经济行为,而是一种典型的政治选择。这种行为肯定会给日本经济造成重大损失,但是对华脱钩也一定会给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随之而来的美日在东南亚国家政治经济影响力的巩固和扩大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