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帝国时代3单机版下载中文版 https://www.aoe520.com/ 今年的“双十一”,总感觉还没开始,就静悄悄结束了: 身边人不怎么热烈讨论下单和退款了,热搜上也捞不着好玩的段子了,就连“双十一”的成交额也没像往年一样强势刷屏,铆着劲儿买买买的人仿佛被扔进一个“众人皆醒我独醉”的尴尬处境里。 “满200-30”的套路套不住年轻人了,他们今年更相信“不买立省百分百”。 消费主义这场高烧是否真的在退去了?我们在豆瓣一个叫“不要买|消费主义逆行者”的小组里窥见了部分答案。 这个小组创建刚过一年,就已经集结了超过30万个“理智鹅”,他们互相分享踩过的雷、被收过的智商税,就是为了抑制过度膨胀的消费型社会,拒绝为了“伪精致”而变穷。 他们还会分享一些买回来后完全没用的东西,以警惕其他想入坑的网友: 组长@碎碎铁 告诉生活方式研究院,她最初建组是想建议大家“不要头脑一热就买收纳柜”,因为她觉得收纳柜在买回来后,常常变成另一个需要“收纳”的物品。 她也吃过“囤货式销售”的苦,“买过‘买一送三’沐浴露,导致连续两三年都在消耗那款沐浴露,用完那天简直想放礼花庆祝下!终于能换个香味了”! 在超前消费概念和享受主义的轰炸下,类似这种让人后悔入的物品越囤越多,@碎碎铁就干脆写了一个“不要买”系列。此后,每逢大的购物节,都会有很多人加入到这个反消费阵营。 “双十一”的商业奇迹最终会不会成为过去式?我们采访了几位在消费热潮中心如止水的年轻人,听听他们是如何“叛变”的。 #01 @阿宇 摆脱容貌焦虑后,我出美容坑了 如今网上很多化妆品和护肤品,都在竭尽全力地煽动容貌焦虑,甚至不惜从10岁的未成年人开始。商家在产品上搭配长相精致的明星与网红,让普通人觉得自己仿佛拉低了平均颜值。 阿宇是一个理工科男生,他就曾因为容貌焦虑花过不少钱。 在高中时,他用零花钱和考试后爸妈给的奖金一次性买了几千元护肤品。每一样护肤品都是他在看完各种科普/种草文章后自以为“理性”购买的,保湿、润肤、去角质、祛痘、抗衰老、抗皱一个不落,然而最后都逃不过被堆在柜子“吃灰”的命运。 后来,阿宇还被医美广告鼓舞得蠢蠢欲动。他拉着爸爸去医院咨询戴牙套正畸,因为看文章说戴牙套可以改变脸型;还去挂过美容科的号,因为觉得“法令纹太深了”。 但幸而在两次咨询医美的过程中,医生都对他说“你这个没什么必要戴牙套,而且你的脸型挺标准的”“你这个很正常啦,而且你笑起来很阳光很好看呀”……他被医生们真诚的鼓励打动了,慢慢跟自己和解。 最后,他也意识到自己在护肤品上很多属于冲动消费,也明白了不一定只能依靠护肤品才能带来美貌——比如自信的微笑就加分不少。而且,也不要轻易高估自己对护肤的勤奋度了。 #02 @小张 “我最后悔的是,花钱让黑客找回ex照片” 小张觉得自己曾经是个“购物狂”,在刚工作时买过一堆不合穿的衣服和发饰,仿佛工资刚到手,就必须要拿一些来好好犒劳一下自己。明明工资也不高,但就是不知道哪来的勇气见到喜欢的东西就“剁手”。 在家居日用品方面,她也后悔买过不少“鸡肋”物品。像最初买了很多除湿袋,没用多久就被扔在一旁,还有真空压缩袋,买了一年多,甚至还没有开封。 这些日用品看起来都很“有用”,但事实上统统变成了我们生活的“多余品”。 但以上都不是小张最离谱的消费,她最后悔的是花了五百块,让黑客找回删掉的前男友照片。 在和前男友分开的当晚,她一气之下把所有照片删掉,甚至连备份也彻底删了。可是,她第二天起床就后悔了,觉得自己还喜欢他,就开始上某宝找数据恢复服务。 一开始,她找了一个收费一百块的,没能成功找回。退款后,她狠下心找了一个收费五百块的。 现在回想起来,小张还觉得挺可笑的。不过那位黑客还真的找回来了几张,让小张见识到了程序员的强大…… 如今,小张在努力攒钱,克制购物欲。除了想买房子,最主要的还是觉得:中年如果没有多少存款的话,晚景会很凄凉。 #03 @小蛋黄 为游戏氪了三万元后,认清了饥饿营销 人们曾热烈讨论“未成年人偷拿父母存款给游戏充值”的话题,但成年人自己为游戏冲动消费的情况其实也不少见。 小蛋黄就是一个喜欢玩游戏的女生。在日常生活中,她会认真规划与记录每月生活开销,可她唯独在游戏里会“冲动打钱”。 她曾经在玩《恋与制作人》时,为了参加活动想氪就氪,不知不觉地就氪了三万多元。 后来,小蛋黄意识到那不过是“一串数据”,认清了游戏商饥饿营销的套路,“就是当下心急很想要,又被商家限定了时间,觉得不买不行”。 如今回过头来,小蛋黄清醒了不少,已经逐渐改变了氪金习惯和原则。最开始,她会给游戏氪金制定预算,不再像以前一样毫无节制。最终,她让自己回归到一名“零氪玩家”。 游戏商城里写着“请适度娱乐,理性消费”是常常被充值玩家忽视的句子。但是,它真的是一句应该被玩家牢记于心的话。 #04 @小可 我们总是为高价商品交智商税 从小到大,我们都有一种常规思维:贵的就是好的。电商也常常抓住这种心理,会在商品下面打上“小贵,但质量超好/不会撞衫/气质脱俗”云云,硬拗品牌理念。 小可总是被收这种智商税。她曾在“双十一”活动买过一件价格高昂的防晒袖套,结果却发现它和便宜的没什么区别,甚至还没有便宜的好穿。 她还买过一个很贵的行李箱,拿到手后发现重得要死,除了好看一无是处,现在它已经完全被闲置在角落了。 电动牙刷更是所有伪中产都没能绕过的坑。 小蛋黄在戴牙套时很注意口腔卫生,为了口腔清洁,认真做足功课,特意购买了一款比较信赖的牙医博主和医生博主共同推荐的一款电动牙刷。 可是,亲自使用后,她却觉得还没有自己手动刷得利索。而且,因为钢牙套的原因,牙刷头得经常换,价格也不便宜,无形中增加了不少额外的开销。最后,这支精心挑选的电动牙刷又被扔在一边了。 那些年我们被收过的智商税 曾经有人说,“双十一”跟过年很相似:都要围坐在一起等零点,都有漫天的红包,就差锣鼓喧天和烟花爆竹了。 但在今年,很多年轻人都退出了这场狂欢,在零点前早早入睡,实在是不愿意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熬夜。 最重要的是,成年人靠“买买买”获取的快感越来越短暂了,“买它买它买它!”的直播式口号背后也开始呈现出巨大的空虚。 人们更愿意为了自己的生活买单,而不是为了参与一场狂欢趋之若鹜。 但正如“不要买|消费主义逆行者”的组长@碎碎铁所言,我们最终的目的,不是“不消费”或学习抠门大法,而是关注本心,厘清真实需求和伪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有坚定的信念与反反复复的购物欲一直作战。 ![]() |
10 人收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收藏
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