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资讯

订阅

她翻译了《红楼梦》,且把自己“贾宝玉式”丈夫变成“享誉世界”

2022-01-16| 来源:互联网| 查看: 317| 评论: 0

摘要: 今天,雅亿给大家讲一个女Tayler的故事。雅亿以为,她,是最伟大的中国媳妇。她的婚姻,值得人深思。戴乃迭,......
星空影院

今天,雅亿给大家讲一个女Tayler的故事。雅亿以为,她,是最伟大的中国媳妇。她的婚姻,值得人深思。

戴乃迭,原名是GladysB.Tayler,生于上世纪初,她的父母是一对英国chuan教\士,在北京生下了她。

戴乃迭七岁时,返回英国,1937年考入牛津大学,学习法语语言文学。

她的专业是法语,母语是英语,但是却把中国当作第二祖国,凭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写一笔正楷小字,用文言写小故事。

这位英国大美女的才华,简直无可比拟——雅亿就说一项吧,估计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她翻译了啥呢?

就是《红楼梦》。

这本书翻译成英文,让她获得“译界泰斗”的美誉。

然后呢,她与先生中西合璧,创造了世界翻译史上的奇迹,有人说他们“翻译了整个中国”让全世界了解到中国文化的美善。

她,这么美——雅亿怎么看她都像赫本,多少人追啊,但是她嫁了一个中国的天才浪子,学着做中国媳妇,然后用几十年的时间,与丈夫一起谱写了好婚姻的宏伟诗篇。

1

最可爱的知己恋人

可能是

最糟糕的丈夫人选

1937年,18岁的戴乃迭,考入牛津大学,在这里她认识了中国留学生杨宪益。

杨宪益,是一个天才学霸,但并不是做老公的最佳人选。

天才在何处呢?过目不忘,出口成章。1936年,21岁的他以优异成绩考入顶级学府牛津大学,当时,牛津每年仅收一位亚裔学生,他只用五个月时间,就学会希腊文和拉丁文,成功通过考试。

出于好玩,24岁的杨宪益曾一口气,

把《离骚》按照英国18世纪的,

英雄双行体的格式翻译出来。

至今,这首译诗还被作为经典,

屹立在欧洲各大学的图书馆书架上。

为什么,雅亿觉得他非常非常非常不适合做老公呢?

首先,他是一个贾宝玉类型的富家子弟。他爸爸杨毓璋是天津的中国银行行长,与袁世凯交往甚密,风光无限。他作为独子,备受宠爱,锦衣玉食,生活奢靡,穿的还是袁世凯赠送的,象征王公身份的清廷黄马褂。

其次,他没有过正常的集体生活,没有社交常识。从小都是老师到家里来教他,几十个佣人宠着他。他酷爱读史,精通国学,小小年纪就熟练掌握英文,看国内的不过瘾,直接从国外订购原版书看。

这样的人,做你老师知己同学都很好,but做老公分分钟让你抓狂。

雅亿举个例子。戴乃迭跟他结婚后,有一次宴请相声大师侯宝林来家里吃饭。侯宝林来家里一看,桌上除了酒啥都没有。

大家就喝酒,喝到肚子饿了。侯宝林才提醒这位主人,你是不是该去烧几个菜?像你们这样请客的,闻所未闻,我以后要写成相声说给大家听。

第三,他不会理财。家里有千金万贯,但后来还是落魄穷得要命。

他在英国的时候特别能花钱。从伦敦、牛津回过的同乡没有说他好的。大家都说:“你们杨家那少爷,不得了。他花的钱打他那么一个金人儿都够了”。

他花钱没计划,又特别大方,自己的东西随便就给人,这都是做伴侣的减分项。

第四,门不当户不对,双方文化差异太太太太悬殊。

当杨宪益决定娶这个英国女孩的时候,他家里无异于一场巨大的地震。亲姑姑当场就哭了——如丧考妣,可以形容当时双方父母的感觉。

戴乃迭家里更是不得了。

戴乃迭的父亲很开明,对这桩婚事没有意见,可是母就很反对女儿与中国男人谈恋爱,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戴乃迭,有才有貌有文化,多少青年才俊在追求。

她竟然,要与这个丑不拉几+比她矮的男人一起去中国,这简直太荒谬可笑了。

雅亿看来,戴乃迭母亲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

她曾经陪伴丈夫在中国服务多年,她非常了解当时的中国战争不断,民不聊生,一夫多妻,妇女地位低下。这就像今天你的女儿要嫁到一夫多妻的非洲原始部落去,你肯定也会拼命阻拦,决不能让女儿深入虎穴。

母亲对女儿说:

“如果你嫁给一个中国人,这辈子一定没有好下场,肯定会后悔的。”

戴乃迭的母亲苦口婆心地劝女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两人的信仰不同。光是“拜天地”这个事情,对戴家来说就是不能接受的。多年后,戴乃迭回忆这段经历时说一一

“母亲见到过不少不幸的婚姻,因此她坚决反对我嫁给杨宪益。”有一天,戴妈妈勃然大怒,残忍地警告她:未来,你们的孩子会自杀的!但是,这个最不适合做老公的中国才子,他的学问,他的风度,深深地吸引了戴乃迭。戴乃迭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个中国男人,她为了能与他交流顺畅,主动学习了中文专业,成为了牛津大学,攻读中文学位的第一人。

大学毕业后,杨宪益同时收到了哈佛大学和西南联大的邀请。彼时的中国急需人才,杨宪益毅然选择了回国。他对戴乃迭说一一

“我的祖国正在经受战乱,情况不太好,你跟着我会受苦的。”

戴乃迭深爱着杨宪益,她几乎脱口而出一一

“无论有多么难,你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

就这样,杨宪益带着21岁的戴乃迭,回家乡。婆婆见到自己儿子带回家的竟然是一个金发碧眼的洋女人,吓得当场就病倒了。

亲朋好友也都反对他们的婚姻,但是在杨宪益的坚持下,杨家人败下阵来,答应了他们的婚事。

1941年2月16日,杨‬宪‬益‬与‬戴‬乃迭在‬烽火之‬中‬,‬在‬重庆举行了婚礼。‬这‬场‬婚礼十分的热闹,‬证婚人是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和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

最‬为‬难‬得‬的是,‬一直持反对意见的‬杨‬宪‬益‬父母也穿上了中国特有的旗袍来到了婚礼现场,‬祝福这‬对‬新人永结同心,白头皆老。

2

与品格比起来,美貌不足一提

与婚姻比起来,才华不足一提

戴乃迭对未来充满信心。在离开英国前,戴乃迭申请护照,她遇到了负责官员的质疑,询问她为什么要去中国。

戴乃迭毫不犹豫地回答一一

“我和一个中国人订了婚,我们将一起去。”

那位负责官员讥讽地笑一笑,他对戴乃迭说道一一

“你如果发现,他早已有了两位太太呢?我们将不得不花政府的钱,帮你回国。”

最后,戴乃迭只好搬出在中国工作多年的父亲作后盾,这才办妥去了中国的护照。

回国后,戴乃迭为着婚礼上不能跪拜父母,不能进祠堂拜先祖,这些都引起轩然大波。信仰不同的媳妇,在婆家,日子不会舒服到哪里去……

再给大家看看,戴乃迭婆家的全家福,她抱着女儿,坐在最边上的位置。这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插一句,戴乃迭的颜值真高啊,女儿也好看,但当时的中国人都认为洋女人生下来的孩子很吓人,没人敢要)

杨宪益为了生计,带着她,在西南各地奔波教书,生活极其艰苦,每天住茅屋、点油灯、汲井水。

在信仰上,两个人不一致。戴乃迭坚持认为“丈夫因为妻子就成为了圣洁,施比受更为有福。”她用近乎童话般纯洁的心,凡事都不计算,死心塌地地追随丈夫,她说:“我本来就是来爱你的,不是来享受的。”“Icameheretoloveyou,nottoenjoylife.”

物质匮乏,战乱流离,婆家经济每况愈下,两人的感情却愈加深厚。他为她,平时生活里尽量只讲英语,而且包揽所有所有的家务活。她总是笑着抱怨:“因为你,我中文总是学不好。也没有机会学习做家务。”

夫妻齐心,‬共同翻译《资治通鉴》。

随着翻译工作的不断深入,杨宪益与戴乃迭,决定将翻译名著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再后来,夫妻两个人一起进入外文局工作。译书的时候,丈夫手捧一册书,一边看一边就直接口译。妻子坐在桌前敲字如飞。等翻译完毕,两人再一同看稿,斟酌其中的不妥之处。

二人翻译作品,以全本《红楼梦》为其代表,此外还有《聊斋志异》、《资治通鉴》、《诗经》、《楚辞》、《边城》等,被盛赞为“翻译了整个中国”。

3

戴乃迭如何经营婚姻呢?

丈夫称赞她是

自己最好的朋友

首先,妻子对丈夫无条件的尊重与委身,陪伴一直到死亡。

在中国的20多年里,她仅回过一次英国看望母亲。她常常因为,自己的外国身份而遭受无端的猜疑。但是,她从不抱怨。

丈夫不会理财,她也对金钱毫不在意。凡丈夫出去的东西,她也认为应该送。两个人在这些事情上看法都一致。抗美援朝时期,她还配合丈夫凑足了4万多元(相当于现在的400万+),捐款为中国买飞机。晚年,她支持丈夫把价值连城的古董与古书,都捐给博物馆。

但凡有一点爱世界的心,这种事情都会引起夫妻争吵。但是,她用自己的好品行感化丈夫,把爱妻子这件事情变得更容易。

其次,丈夫对妻子爱如身体的舍己与呵护,体贴与欣赏。

丈夫说:鲜花搬进屋子里是让我来养的,女人娶进家门是让我来爱的。

她敬重了他一辈子,他也呵护了她一辈子。一到月底,钱都花完了,怎么办呢?丈夫就下点儿白面条,浇上点儿酱油。妻子就跟着这么吃,她也不抱怨,还夸赞丈夫厨艺好。

只要两个人在一起,丈夫就包揽所有家务+带大三个娃。

妻子喜欢种花儿,从英国带回很多花种,在宿舍后面的院子里种了一溜儿。两口子出门的时候,自行车后面放着一兜儿,路上碰到马粪就捡起来。丈夫也不怕别人笑,回来就给花儿做肥料。

后来,戴乃迭患上老年痴呆症,杨宪益寸步不离的陪伴在戴乃迭身边。

3

人生不会永远一帆风顺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

夫妻俩经历了难以预料的苦难

在上世纪60年代,灾难降临了。1968年4月,杨宪益被捕了,半小时后,戴乃迭也被捕了,罪名是“特务”。

在监狱中,戴乃迭依然保持自己的整洁、礼貌、每次拿到饭都会说谢谢。杨宪益即心疼又讶异,说:“命运对你我是如此不公平,你怎么·····”戴乃迭还是保持着自己的平静和优雅,回答道:“我不怕磨难多,我们的爱情美。”

漫长的十年过去了,终于重见天日。

可惜的是,戴乃迭与杨宪益的儿子杨烨,在中学一直得金质奖章。他还得过全北京市长跑比赛第一名。优秀极了。考大学的时候,成绩都是100分,硬是不让上北大。

他‬从而大‬受‬刺激,‬精神岀‬了‬问题,杨宪益和戴乃迭把他送到英国的姨妈家治疗。不幸的是,病‬情‬并没有好‬转‬,‬他因为精神上‬不堪重负,选择了焚烧自杀,当时的他年仅38岁。

儿子的早逝,让戴乃迭与杨宪益痛不欲生。谁能想到,当年戴乃迭母亲撂下的气话,竟一语成谶。

杨宪益怕妻子想不开,他强忍悲痛,每天陪着,耐心地开导她,安慰她。戴乃迭在丈夫的劝慰下,渐渐地走出了丧子的阴影,她对别人说一一

“母亲的预言有的变成了悲惨现实。但我从不后悔嫁给了一个中国人,也不后悔在中国度过一生。”

多年的辛苦和磨难,使戴乃迭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还得了老年痴呆症。于1999年11月18日永远离开了她‬爱‬的丈夫和女儿。

妻子的去世让杨宪益悲伤难过,杨宪益在思念中写下了‬缅怀妻子‬的诗一一

早期比翼赴幽冥,不料中途失健翎。结发糟糠贫贱惯,陷身囹圄死生轻。青春作伴多成鬼,白首同归我负卿。天若有情天亦老,从来银汉隔双星。

自从妻子离开之后,杨宪益从此封笔了,他认为失去了戴乃迭,写任何东西都没有意义了。晚年的杨宪益在思念中度过,他常常对他人说一一

“戴乃迭,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朋友。戴乃迭,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翻译家。她在文化史上的伟大之处,雅亿就不点评了。总而言之,一句话:与她的才华比起来,美貌不足一提。与她的婚姻比起来,才华不足一提。

今天,雅亿想谈谈她给我们的启示。我每次对金先生失望的时候,都会拿她的婚姻来对照一下。有妹子要嫁给信仰不同+文化悬殊的男人时,我也会拿她的婚姻给她打预防针。

启示一,女大不中留,父母不要拦阻大龄女儿的婚事。孩子早恋,要祝福,不要咒诅。

家长一拦阻,一咒诅,可能孩子更加奋不顾身去结婚了。只要祝福,千万不要咒诅,哪怕是气话或笑话里的咒诅都不可以。

戴乃迭母亲的气话是:“女儿,如果你嫁给一个中国人,肯定会后悔的。要是你有了孩子,他会自杀的。”

戴乃迭的母亲之后,来中国参加婚礼也祝福了他们。但是,怒气中的一句话,在四十多年后,真灵验了……想来,实在可怕。

启示二,再美好的婚姻,也阻拦不了无常与灾祸。

戴乃迭是贤妻中的贤妻,拥有精神契合的好婚姻。但是你问我,羡不羡慕她的一辈子?我不羡慕。

我觉得爱情再好也不能当饭吃。有些男人是好恋人,好同事,或许婚后也可以改造为好丈夫,但是嫁他,还是辛苦一辈子。

同理,你我的丈夫可能不是Soulmate,怎么看怎么庸常。但是,这个婚姻却可以延年益寿、避祸养颜。所以,知足吧,偷着乐吧,不要去嫌弃他。

启示三,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戴乃迭为了爱情,几乎抛弃了生命。但是,雅亿觉得还有更高的一层境界,是为心灵的自由,为了无数黑暗中灵魂脱离罪恶的自由而将小儿女私情抛于脑后。为了这份信仰的自由,摆上自己的一生,我觉得更值得。

分享至 : QQ空间

10 人收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邀请

上一篇:暂无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关于本站/服务条款/广告服务/法律咨询/求职招聘/公益事业/客服中心
Copyright ◎2015-2020 搜酷贸易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搜酷贸易网 X1.0